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星期一是我的公休日
莫名其妙的,星期一成為我的公休日。
沒有排課的星期一,或許一開始的用意是為了出去玩,
但現在很慶幸當初有空下來每個星期工作日的第一天,
沒有Monday Blue,Monday是我的Holiday。
覺得該遠離電子產品,想脫離一下下原本的生活,
覺得該閱讀,
於是我翻開商業週刊。
我在「執行長聊天室」一篇短短的閒話家常的文章中,找到我該有所省思的文字內容。
作者是商業週刊的執行長,王文靜。
裡面提及了龍應台的文化部長辭職聲明。
應台說:「我們處在一個被『不信任』緊緊籠罩的時代氛圍中。」
應台說:「請給我們公務員更大的鼓勵吧,他們會因而更有力量,為台灣的進步更加努力。真的,因為善念吸引善念,陽光輻射陽光。」
因為善念吸引善念,陽光輻射陽光。
短短的文章,後半段提到了一個我被活生生困住的瓶頸。
文章內容不是解惑,但是讓我重新思考了一番。
重新整頓我的腦。
並且再次驗證,閱讀真的才會增加自己的內涵,哎。
/
從團隊建立的四階段理論「形成期、風暴期、規範期、績效期」觀察,當一家公司(團隊)有新的領導人時,組織會進入形成期(觀察期),這是初始。之後,會開始出現衝突,進入風暴期。風暴期是避免不了,端視時間長短。優秀的領導者能讓團隊走出風暴期,從風暴中找到互動規範與默契,最後展現團隊績效。反之,失能的領導會讓團隊一直處在風暴中走不出來。
/
是吧,有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
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領導方式領導能力吧,雖然好難。
當領導者真的好孤單,
當領導者真的好難。
當我無法接受自己是個失能的領導者時,我就不會讓自己變成那個樣子。
這是自己給自己的承諾,從來不食言的。
多半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一直拼命在追求的只是一個信任一個被認同而已。
文章的最後說到聖嚴法師在農禪寺開示時留下的一段語錄:
「一凡風順時,不要得意忘形;一波折三折時,不必灰心喪志。」
簡單的道理卻總是被人遺忘,共勉之。
最近事情多到發生了很多事(這句話也太語無倫次哈哈)
惱怒爆衝使理智線在工作中被踩斷了一次,
這是多麼不專業的行為,我檢討了,以後也不會讓它發生。
被別人的一句話語一個語氣深深刺傷,而我卻不知所措,只因為我上個禮拜對EFP的夥伴們大發飆結果這禮拜立刻請假EFP,是一個自打嘴巴的概念吧,但我能多說些什麼?才沒有人要關心你的立場是什麼,大家只會覺得你是領導者,但是說出來的跟你做的卻又相違背而已。
當頭的是不是都會被用十倍的關注力檢視著?
當頭的是不是只是多要求一點點組內的態度就會被認為一定要百分之兩百的奉獻在這個團體裡才表示以身作則?
當頭的是不是不能抒發自己的情緒與壓力還要盡全力去擺好臉色讓整個團隊情緒好氛圍佳?
阿,我又再抱怨了,好啦最後一次。
當頭好難,
當人好難。
明明早就知道現實就是如此,真的不用再多說什麼。
在理智線被踩斷之後就沒什麼情緒反應了,現在只想解決事情完成事情。
少說話,多做事。
蕭安柏 GOGO FIGHTING!
風和日麗,一切都會風和日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