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DEAR MOM

親愛的美滿,

        我很喜歡很享受你跟我分享你的人生歷練,那些經驗、那些故事、那些道理,使我成長、成熟。我很自豪我有如此有智慧的媽媽,帶著我經歷那些讓我不知所措的,陪著我度過那些讓我害怕面對的;同時你又是如此幽默風趣,可以像跟朋友一樣說笑打屁,讓生活更有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你的教育模式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也有所變化與改善,這是我最崇拜你以及感謝你的一點。
     
        我更自豪的是,或多或少,我跟你有很相似的價值觀與想法,我很自豪我是你的女兒。

        可是我長大了,我有屬於我自己的價值觀,我非常清楚是非對錯,我也知道事情的大小輕重,我才不是一個不會做判斷的智障。有些事情真的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我必須承認,我大概真的是你討厭的摩羯座吧,某種固執,讓我對於我不認同的事情或者觀點,不想、不願、也不會輕易妥協。

        我絕對尊重每個人的觀點以及言論,我不會批評也沒有想要試圖改變。可是當你以過於誇張以及激烈的言辭在批評我的行為的時候,我不想妥協,因為你的觀點我不認同,更不是事實。

        我只是做了你不喜歡、不認同的事,或許那可以說是對你的叛逆吧,但絕對沒有到離經叛道的程度,你說這樣社會觀感不好,但你只是直接把你的觀點當成是社會觀點而已,如今的社會開放到我都覺得太不像話了。我知道我有時候真的顯得很搞怪,我特意獨行,我就是反骨,想要表現得獨特。但是我更懂分寸、更懂禮貌、更懂尊重、更懂地表現誠意,我會在該端莊的場所表現得端莊,我知道在該成熟穩重的時刻要展現出自己的成熟穩重。或許我在生活上照顧自己的表現方面,你根本不相信我有多成熟,但是你不知道,在家如此髒亂又邋遢的蕭慶芸,出了家門表現得多體面多知道人情世故,這很說不通,我自己都覺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議。

        身處在一個不同於單純讀書的環境,我懂你擔心的點在哪裡,但是我已經長大了,心智也成長的差不多了,我可以很自信地說,你把你女兒教的很好,我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下自如地把自己調適到最自在的狀態,我有很重的道德感,我更重我自己的原則,不會輕易瓦解的原則。

        你說過,要改變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覺得我大概已經長成到這樣的心智階段了吧,自從我發現自己很篤定在同性戀這件事情上自己跟你持不同態度與立場開始。在你面前我很想永遠當個孩子,但我卻已經不是個孩子了。

        是的,我很重道德,所以我根本沒想要忤逆你。(或許做你不喜歡的事就是一種忤逆,那我認錯。)

        我不善於辯論,所以我沈默,所以我討厭吵架。

        我只是認真的想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不論是外表,或者內在。我只是想成為有點個性也有點突破的酷妹,想要成為很有想法很有SENSE的酷女人,就這樣。我不離經叛道、不偷、不搶、不騙、不酗酒、不抽煙、不吸毒嗑藥、不亂搞性關係、不攪和他人的感情、不傷害自己,還有最重要的,不管怎樣我也不會讓自己成為社會中的敗類,這些是最最基本的原則,根深蒂固的原則。或許我大大偏離了你原本為我設定的軌道,但我並沒有偏離我的。

        你總是努力想要了解我的生活與經歷,我知道一部份是你很參與我的喜怒哀樂、參與我的一切,另一大部分是在從中避免我走偏吧,覺得接下來的話很矯情做作,可是我真的有懂你的用心,雖然我有時候會表現得不耐煩或者擺臭臉,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很靠北很討厭,但你也沒有對我開罵,而是去體會我的心情。不知道該怎麼說感謝,因為不管怎麼打,出現的句子都很噁很像虛情假意。我比較會說抱歉,抱歉很多事情讓你費那麼多心力,還要那麼用力地罵我,可是我真的沒有那麼糟糕。

        選擇了給你看我的網誌,除了想要讓你知道我的態度之外,就是決定讓你更參與我的想法與言論,還有我的感受與生活。(我也讓你參與你所謂的“我的另一個FB”好了。)從其中你也可以觀察我到底有沒有離經叛道、偏離軌道,或許你可以更放心吧。可是如果有什麼跟你意見不合或者太情緒性的觀點、詞眼,但又不至於破壞社會風俗或者大逆不道,就需要你的包容與體諒了。

        我不認為我的行為有什麼偏差,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會為我的所作所為負責。

        我不是很會講話,我不太會在當下直接反應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受,我理解你不喜歡我的行為,但我也希望你可以理解我的態度。

        我不喜歡惹你生氣,更討厭跟你吵架。

        我不喜歡騙你,我害怕不信任。

        我不是很懂愛是什麼感覺,我只知道我不能沒有你。

        我總是說你要跟我一起活到八十歲,好吧八十歲有點久那就一起活到七十歲好了,那才不是在開玩笑。

        寫這封信也不是為了改變你的想法或者你的態度,我想跟你溝通,更只是想要讓你知道,



        媽,你的女兒真的很愛你。



        雖然我覺得我們還是會繼續吵架。

                                                                                                  



妹妹                  20140525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20140521


今天發生了可怕的大事件,
很可怕的很大條的社會事件。


有人在臺北捷運內持刀亂砍殺,
殺人嫌犯還是跟我同年紀的,應該稱他為同學嗎?


目前已確定第四人不治,二十一人受傷。



這是何其令人痛心的事情,真的有想哭的衝動
可是我不敢亂下見解。

每個人的每個行為、每句言論、每種想法,都是有因才有果的,
我堅信這點,每件事的發生絕對找的到原因
(那個原因,可能一針見血,也可能是潛移默化養成的)

如果一個事件只看其表面而不追根究底發現原因、求其中根本的問題
不等於沒用?

治標不治本。



發生這種事,大家都很害怕
是該害怕沒錯

但更想了解那位同學的動機、的背景
到底是什麼樣的情緒累積,可以讓他有這樣的作為

如果社會只是一味地斥責,那可能就真的沒救了


每個事件的發生不會是單向的,
多方了解、多向思考會讓整個事件更圓滿。





又是暴雨
又是強震
又是重大社會新聞事件

昨天今天的台灣有點讓人畏懼
不要害怕,everything will be fine







有點跳tone,但一開始想打文章的動機是看到這些文字



希望能當個溫柔的人,
不急躁、不強勢、不發怒



從一次次失敗裡了解自己是誰
讓一次次傷心帶來成長

期許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




在臉書上看到的這某些文字
後者感到再認同不過
至於前者,我反問自己:有想要當個溫柔的人嗎?

目前肯定是做不到,
但好像是值得考慮的選項,成為一個溫柔的人。





There are one hundred pieces of unfinished business that I should have to do now.
Damn.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just like cats

睜開眼睛,聽到雨滴衝撞屋頂的聲響,再閉起雙眼
又睡著了。


每個早晨都慵懶的像一隻貓,
動作遲緩且提不起勁,確實是沒什麼勁

不太一樣的只是我缺乏貓的優雅,我有的只有邋遢。


邋遢,但是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方式生活著,just like cats



其實我浪費了大半的早晨時光在睡眠,
我在自我檢討。







很少認真去記得歌名人名
我似乎不善於記住一個名稱,anyone of them

起初覺得困擾,覺得因此跟他人少了許多話題
但是漸漸的我也習慣這項,缺憾,可以這麼說吧哈哈

認真享受在聆聽歌曲的當下
認真享受在觀賞影片的當下
這是我唯一可以做出最尊重創作者的回應

會的,我會慢慢記起你們
當我記得的時候,就是再也忘不掉的時候了
也算是另一種慶幸吧







五月,充滿自己生活的五月
(也可以說是大二相對太充斥學校生活)
很神秘的又漸漸脫序,成為低調的、不活躍的某一位同學。

少了些責任,多了另外些責任。
總之,事情沒有相對變少,另一個的神秘的點

瑣事很剛巧的彼此連接,沒有留太多空白格在一個事件結束時的過渡期
有時不經意會埋怨還耍廢的不夠徹底

仔細想想
應該要好好感謝這樣的瑣事相連,至少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狀態
那太令人崩潰了

但也可能事實上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只是已習慣這樣失控的生活秩序






生命中太多未知,
我們只能猜測,只能自以為了解,
而在不同的了解程度下,我們養成了不同程度的生命個體,
再繼續自以為的追尋







生活過得越安逸滿足,越容易放大其中的小缺點,因而產生過多的負面情緒;
充滿挑戰不那麼順遂的生活,會激勵自己關關難過關關過,在打拼的過程中成就自己,而充滿正面能量。

(我就是一個不適合過得太安逸滿足的人,乾 我正在復胖!)

或許在打拼的過程中,艱澀的讓人要窒息
但跌落谷底才有機會再創造高峰吧我想(靠北這句話好矯情)

人生本因不完美而更精彩
那些意外那些不完美,會讓你成為有故事的人

而當我能夠侃侃而談這些故事的時候
表示艱澀已經過去,
它們在心底醞釀,越發酵越香,越令人回味。

去接受去享受不完美吧







嘗試著打出些言之有物的小短篇,相較於以往那些零碎的胡說八道,
嗯哼
還在努力

搭配著後搖音樂,那樣慵懶的氛圍。


我熱愛這種感覺輕飄飄但卻分量充足的音樂。



自己做東西吃很幸福,我想我不排斥進廚房了
每個階段的自己果然都是各說各話的個體


然後又再次感受到法文的魅力,極巨的魅力。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隨寫

清恬
淡定
悠然


一種置身事外。





回到自己的生活環境
重新接觸那樣的生活步調

喜歡那樣的悠閒自在




就算是工作狂
也想保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那樣的生活品質
那樣的生活步調



發現
即使很愛搞爛自己的身體
但卻很注重生活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自己去創造。」






跳出框框
出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

這是最期待自己做的事情







還是會嚮往有另一個人存在的生活
同時依舊喜愛也享受只屬於自己一個人的生活






跟自己約定好一個月五場電影兩本書的扣打
額外想看戲想看展就去看吧
跟家人的相處時光
還有與三五好友的聚會們

置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哈哈




知道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但是






說到做到